检查事项
|
具体内容
|
分工
|
一、落实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调控政策方面的情况。
|
1.贯彻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工作部署及进展情况。
|
市发展改革局、贸工局、环保局,各区政府。
|
2.地方财政安排支持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方面的情况。包括2007年计划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数量,2007年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分行业落后产能退出所需资金数量及已落实资金数量。
|
市贸工局、财政局,各区政府。
|
|
二、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77号)方面的情况。
|
1.差别电价政策落实情况。是否按照要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是否对高耗能企业进行认真甄别和分类,并正式公布名单;是否按照规定的范围、加价标准和时间对高耗能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2006年以及2007年以来本地区高耗能企业执行差别电价的具体情况。
|
市贸工局、物价局、深圳供电局。
|
2.停止执行优惠电价措施情况。包括:是否自行出台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措施;哪些行业、企业享受优惠电价和具体形式;停止执行优惠电价的具体措施和时间。
|
||
3.自行实施大用户直购电情况。包括:是否自行批准对高耗能企业实施大用户直购电政策以及执行的时间、行业和企业情况;停止实施大用户直购电政策的时间和相应措施。
|
||
三、清理和纠正在地价、税费等方面违规出台的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优惠政策的情况。
|
1.是否存在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建设项目用地违规审批、没有经过用地预审等现象。
|
市规划局、国土房产局、国税局、地税局,各区政府。
|
2.是否存在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企业免征、减征或缓征土地出让金及其它土地税费的现象。
|
||
3.是否存在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企业减征、免征所得税或返还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现象,是否存在扩大国家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优惠政策的情况。
|
||
4.在其他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优惠政策的情况。
|
检查事项
|
具体内容
|
分工
|
四、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进展情况。
|
1.执行准入条件情况。包括:新建、扩建、改扩建的高耗能项目是否按照准入条件进行审批、核准、备案;现在企业执行准入条件情况。
|
市发展改革局、贸工局,各区政府。
|
2.在“上大压小,扶优劣汰,有保有压”政策落实和支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方面的情况。包括国家核准项目时地方承诺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淘汰情况,地方政府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的具体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
各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局、贸工局。
|
|
3.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工作进展情况。包括:2003年以来淘汰落后产能的完成情况和今年以来进展情况;是否制定“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分年度的具体工作方案和具体企业名单;目前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建议。
|
市发展改革局、贸工局、环保局,各区政府。
|
|
4.落实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电力工业上大关小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以及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精神,执行目标责任书的情况。包括是否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否、明确工作重点和进度安排,并与有关企业签订责任书。
|
市发展改革局,贸工局。
|
|
5.支持和鼓励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
市贸工局。
|
|
6.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采取的措施,包括是否建立了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是否实行了峰谷电价等政策,是否制定了有序用电方案。
|
||
五、各地在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污染物减排和新建项目方面的情况。
|
1.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执行国家已发布的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情况。包括未达标企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
市环保局。
|
2.今年以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情况。包括新建项目执行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程序情况;是否建立相应的项目问责制。
|
市发展改革局、环保局、统计局,各区政府。
|
|
3.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包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资本金比例、资金使用情况;出资企业及现有企业经营及偿债能力状况;贷款发放及使用是否违规、是否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以及信贷资金的担保、抵押情况。
|
市金融办、银监局、人行深圳中心支行。
|
|
六、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政策的情况。
|
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停止部分产品加工贸易等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市贸工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各区政府。
|
序号
|
企业名称
|
2006年
|
2006年1-4月
|
2007年1-4月
|
生产工艺
|
主要装备(型号、公称容量及座数)
|
职工人数
|
单位能耗指标
|
排污是否达标
|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进度安排
|
|||||||||
总产值(万元)
|
总能耗(万吨标煤)
|
年底形成生产能力(万吨)
|
产量
(万吨)
|
产量
(万吨)
|
利润
总额
(万元)
|
产量(万吨)
|
利润
总额
(万元)
|
2006年已淘汰(万吨)
|
2007年(万吨)
|
2008年(万吨)
|
2009年(万吨)
|
2010年(万吨)
|
|||||||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符合准入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淘汰类
|
|
|
|
|
|
|
|
|
|
|
|
|
|
|
|
|
|
|
|
限制类
|
|
|
|
|
|
|
|
|
|
|
|
|
|
|
|
|
|
|
|
1
|
企业名称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符合准入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淘汰类
|
|
|
|
|
|
|
|
|
|
|
|
|
|
|
|
|
|
|
|
限制类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